全球新視野

疑似被俄軍射殺的烏軍戰俘,平心而論,普里戈任這道不納降的命令(瓦格納收到最高命令,不接受烏軍投降,戰場上不留敵人一個活口)

互聯網

瓦格納收到最高命令,不接受烏軍投降,戰場上不留敵人一個活口

俄烏戰爭持續了一年多,雙方都在戰爭中損失了大量的人員和武器裝備,被俘的情況也很常見。但隨著戰爭的進行,雙方在戰俘問題上都變得越來越殘忍。這無疑表明,俄烏戰爭正朝著更加殘酷的方向發展。

[外媒報道截圖]

最近,瓦格納雇傭軍領導人普里戈任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俄羅斯截獲的一段錄音顯示,烏克蘭士兵在討論后決定“清理”被俘的瓦格納傷員。因此,瓦格納軍隊從現在開始不再接受任何烏克蘭人的投降。

普里戈任強調,根據國際人道主義規則,如果你抓住了囚犯,你必須照顧他們,治療傷員,不要傷害他們,并在未來把他們送回家。為了“遵守”這一規則,瓦格納集團將在戰場上消滅所有敵人,從現在開始,我們都不接受囚犯。

嚴格來說,普里戈任下達的不是殺俘的命令,而是要求瓦格納從此不納降,不打算在戰斗中為烏軍留活口。

[普里戈任]

事實上,在這件事上,很難說誰在烏克蘭和瓦格納更合理。從法律上講,瓦格納不是正規軍,而是民間準軍事組織。其人員是否受到《日內瓦公約》等國際標準的保護,本身就是一個問題。

同樣,由于不是正規軍,瓦格納部隊是否需要像俄羅斯正規軍一樣遵守國際標準也是一個問題。更不用說普里戈任現在發布的不是標準的殺俘命令,而是不納降,但當它真正在戰場上實施時,它很可能會改變它的味道。

至于俄烏戰爭中的俘虜問題,我們只能說俄烏雙方的手并不“干凈”。別忘了,在普里戈指控烏軍殺害瓦格納傷員之前,俄烏戰場上也有類似殺俘的傳聞。

[美國媒體發布的烏軍虐待俄羅斯視頻截圖]

例如,《紐約時報》發布了一張俄羅斯士兵嚴重受傷的照片,他們被戴著烏軍臂章的武裝人員射殺。在西方輿論普遍偏向基輔的情況下,俄羅斯軍隊射殺烏軍俘虜的謠言更多?!巴吒窦{錘殺戰俘”也是來回逆轉,真假難辨。

但這些謠言和相關視頻證明,俄羅斯和烏克蘭必須違反《日內瓦公約》。至于哪一方更多,我們只能等到戰后再調查。

報道類似事件引起了國內人民的憤怒,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同情,這也是俄羅斯和烏克蘭在國際宣傳戰爭中的常見行動??梢哉f,兩國現在都有一點“虱子不癢”的意思,不太擔心俘虜問題,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批評。

【疑似被俄軍射殺的烏軍戰俘】

公平地說,普里戈任這一不納降的命令,雖然有發泄憤怒的色彩,但從這一事件中,外界也能看到很多事情。

首先,正如普里戈任所說,如果你不想違反《日內瓦公約》和其他國際標準,你必須給予囚犯應有的待遇。但現在戰爭,參與者積累了越來越多的憤怒,敵人的仇恨日益增加,在俘虜問題上越來越難以遵守相關的國際標準,類似的消息只會越來越多。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戰爭也將朝著更殘酷的方向發展。

其次,普里戈任的命令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心理戰。瓦格納集團現在主要負責最殘酷的巷戰,傷亡慘重。

[瓦格納部隊在巴赫穆特等戰役中損失慘重]

如果我們能通過這個不納降的命令打擊烏軍的士氣,讓一些烏軍在感到不敵后果斷逃跑。甚至讓一些烏克蘭補充兵在得知對手是瓦格納后崩潰也是不錯的選擇。

那些知道對手是不納降的瓦格納,在最后時刻依然可以守住自己的位置,基本上都是訓練嚴格、士氣高漲的部隊。即使沒有這個不納降的命令,也不會很容易對付。

對于國際社會來說,要真正約束雙方,防止殺捕等惡性事件并不容易。國際社會現在所能做的就是譴責和一些監控行動,要求俄羅斯和烏克蘭盡可能地約束自己的軍隊。只有當雙方真正坐下來開始和談時,才能完全避免類似的情況。

[烏克蘭軍隊]

另一點不能不提的是,俄烏戰爭形勢的變化也可以讓我們旁觀者更清楚地認識到戰爭的殘酷性。別忘了,中國周邊地區并不和平。中印、臺海、南海等方向的安全環境正在急劇惡化。未來不可能發生大規模武裝沖突。

解放軍目前的潛在對手并不都是可以隨意捏的“軟柿子”。解放軍在某些戰場上難免會陷入苦戰,甚至人員被俘。在俄烏沖突中,雙方對戰俘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及時對軍隊進行了相關教育,無疑可以讓解放軍官兵對戰爭有更全面的認識。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隨著普里戈任命令的下達,俄烏沖突已經進入了一個更加殘酷的階段。不接受對手投降,甚至“清理”戰俘的情況很可能會增加。國際社會所能做的無疑是通過聯合國等國際結構框架進一步約束雙方的行動,并盡最大努力促進雙方的早期和談。

欧美97hd